查看原文
其他

李希贵:学校管理的重点不再是课程,而是学程

2015-06-05 李希贵 新校长传媒

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“当代教育家”,原载于《当代教育家》杂志。转载已获授权。

我和十一学校的同事们正在写一本书,叫《那个仍被称作学校的地方》。这个名字没变的地方一切都在发生着改变,它迫使我追问:在学校这样一个空间里,学生去哪儿?老师在哪里?我们的管理在哪里?

学生去哪儿

——看现在的学生如何学习

我们来看几位同学。

这是初二的李同学,班里同学又叫他“李磨叽”,因为他做事很拖拉。他初一的时候数学很弱,但是不到一年的时间,他的成绩突飞猛进,特别是数学。老师很奇怪,也没有特别给他施加什么样的影响和关照啊,他为什么变了?带着好奇,我们访问了李同学,发现他有一个好朋友,叫“徐得瑟”。徐同学的数学和物理特别棒,特别喜欢用数学和物理显摆自己,顺便帮助同伴,班里同学都叫他“徐得瑟”。

这位徐同学每天都给李同学布置数学作业,还给他批改。李同学过生日的时候,别的同学都送好吃的,好玩的,徐同学送了一本书,是他亲手搜集的适合李同学做的数学题目,而且专门设计了一个封面,封面照片也是他偷拍的。李同学特别感动,学不好数学对不起好朋友啊。最后他通过一年的努力,数学达到了优秀层级。

我们再来看丁同学。老师要他描述每天做作业的时间、顺序和方法,他说:“刚回家还很精神,先去完成背诵任务,英语、语文、古文,然后读英语培养语感,最后夜晚糊涂的时候做数学题目。”这个问卷被数学老师看到了,他们不高兴了。有个数学老师说,这个学习方式反映出这个孩子不喜欢数学。

真的是这样么?咱们看丁同学的学习链调查问卷,他非常擅长的学科是数学,他画出的数学学习路径非常规范,而且与众不同。那他为什么要在“糊涂的时候”做数学题呢?他说:“数学、物理一直是我的强项,英语是我的弱项。语文我虽然不突出,但还有上升空间。于是在时间分配上,我将英语放在首位。在学习时序上,我发现晚上7、8点钟是精力最充沛、大脑运转最灵活的时间,于是我将背诵的内容前置。英语的单词和课文、语文的古文在大脑最清醒的时间优先记住,等背诵的内容完成了,我再去做数学和物理的题目,一是换脑子,二是即使大脑运转不快了还是很容易完成的。”这就像吃东西,有的人先吃好吃的,再吃难吃的。他是先吃难吃的,再吃好吃的。

原来我们都错了,丁同学不是不喜欢数学。有一篇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,“时间长了,我们就特别容易好为人师甚至自以为是。我们铁定地以为,我们最了解学生,甚至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对此也深信不疑。其实许多时候,我们错了,我们根本不了解孩子们。”后来我查了一下,这篇文章是我写的。

我们真的不了解孩子。现在,在我们的学校里,我们不仅要研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怎么思考,我们更要进一步研究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路径。我特别欣赏一个说法:我们要知道每一位学生真正的情况,最好的策略是暴露,最核心的发现是差异。在我们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之中,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就是我们要顺应什么,改变什么和优化什么。

我在好多场合说过,我不同意夸大教育作用的那些提法,比如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。好多时候教育没有那么大的力量,我们特别需要做到顺应,顺应是最有策略,最容易见效的事。这里说的顺应,是指顺应每一个孩子的天性。只有在经过慎重研究,确实发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时,我们才去改变他,优化他。

在美国最近出版的一本关于高效能教师的书里,作者有一个重要的观点,他说人的学习风格基于人的性格差异,既然我们不能够改变人的性格,那么你就不要试图改变人的学习风格。这时候老师在哪里?老师去顺应学生的风格。

再来说说前面两个主人公“李磨叽”和“徐得瑟”的故事。“徐得瑟”最强的是数学和物理,最弱的是语文。分析他的语文学习链的时候,我们发现,他的每一个环节基本上都不够缜密,没有逻辑。比如说看书,看什么书?什么时间看书?看书有什么效果?目的是什么?他都不清楚。他希望通过做大量的题目来学语文,他把学数学和物理的方法,迁移到语文的学习中,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。

我们再来看李同学。他的数学上去了,但英语还在后边徘徊。去年12月份,他找我共进午餐。他说,自己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数学学得很棒,但现在用了同样的方法希望提升英语的时候,却没有效果。我对他说,以我的经验,男生到了初二,学英语最大的瓶颈是词汇量。因为他们不像女生特别愿意背诵,男生特别希望用聪明的方式学习英语。但是初二这个时候,如果不能够突破词汇量的瓶颈,英语的阅读能力、理解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。

我和他分享了我的经验后,他有些认可。我说,最终你得听你英语老师的指导,不管怎样,你必须在寒假以后,开学一个月之内再来找我谈一次。很遗憾,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,他还没来找我。上个星期我找人捎信叫他找我,他仍然没找我。我知道他遇到困难了,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。用学好数学的方法,迁移到学英语上,这违背了英语的学习规律。

每一学科的学习规律是不同的。那么,遇到这样的学生,老师应该做什么?老师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他最弱那门学科的学习规律,改变学生自发地用方法迁移的习惯来提升弱科的做法,学会规律迁移。

好了,我们大家看刘同学的故事。这个孩子物理非常弱。通过他自己画的学习流程,我们发现这个学生在课后基本不沾物理的边,他的学习链是断裂的。他的导师朱老师就帮助他分析他的学习流程中存在的问题,指导他如何加强课前和课后的环节,并且要求刘同学每两个星期要和他见一次面,讨论物理的学习情况。不久,同学的物理成绩就得到了很好的提高。

这个时候老师在哪里?老师长期跟踪帮助他续接学习链,只要接上了学习链,他这个学科就不会有问题,而且还会帮助他形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。

这个韩同学是怎么学习的呢?就两个字:实验。从初二开始,他发现了实验与学习的关联性。对他来说,学习在手中,不动手他就感觉没有办法学习。他才上高一,就已经从多个纬度、多个领域,运用多种方法,通过做大量的实验去研究电磁炮。学校为他增加了很多实验设备,家里也特别支持他。

韩同学从来不找老师,他走到物理、化学、生物教室里去,首先就是关注有什么新的药品和仪器可以玩。他的自学能力特别强,老师就放开手,让他学就行了。现在,他已经自学了大学的力学、电磁学、高等数学等知识。这个时候老师在哪里?老师怎么帮助这个学生?老师要能够发现学生整个学习链条上哪一个环节特别突出,并帮助学生以这个特别突出的环节来带动整个学习链。

管理当何为

——改变自己,应对变化

说完了学生去哪儿,老师应该在哪里等着学生,现在,我们要重新审视一下,在这样一间学校里,在这个仍然被称为学校的地方,我们的管理当何为?

1.改变结构

结构决定性质,现在,已经到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各个领域结构的时候了。为什么全世界的教育都遇到同样的问题,背后的原因一定有很多。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迫在眉睫的,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,就是总结构的调整。沈祖芸老师昨天提到,学校组织结构的改变,一定会惊动课堂改革。同样,学校课堂改革课程改革到了一定程度,也一定会撼动学校的组织结构。

我们都说课堂教学要变,但一到教室里,又变不了了,显得特别困难。为什么?就是教室的结构有很大问题。

前两天,我在北京一所小学看到,他们的教学空间设计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变。他们叫三室一厅的教学空间:“三室”,安排一、二、三三个年级各一个班;“一厅”,即综合教室,这三个班共用。这样构成一个群组。他们学校的好多活动、综合课程就在综合教室里,三个不同年级的班级共同参与。所以,即使是空间结构一点点的变化,也会引发课程的变化和教学方式、评价方式的变化。所以,结构一变,就使你不得不变,就使你有条件可以改变。

2.管理单位的改变

过去我们都是以“班级”为学校最基本的管理单位,学校管理的重点就是班级管理。十一学校实行了“走班制”,传统意义上的“班级”没有了。当“课程”取代“班级”成为学校最基本的管理单位时,我们怎么样去组织学校的管理流程,管理机构,评价方式?

今天,我发现那个仍被称作学校的地方又变了。当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终点各不相同的时候,当我们的学生在教室里再也听不到老师说“现在我们开始学第二章”这样的话时,我们再以“课程”为基本管理单位,还行吗?

现在,我们就必须以“学程”作为新的管理单位。这个“学程”可不是统一的学程了,它已经是每一位学生的学程。像前面我列举了这么多学生,他们不是个案,不是奇葩,也并不离谱——尽管在一些传统老师的思想里,可能会认为是离谱。这些学生客观存在,当我们把每一位学生的“学程”作为基本的管理单位的时候,我们该怎么样?

这是我们学校高二年级一个叫“语文自主学习社”的同学。他们不上语文课了,也不参加平常的考试,在语文学习的时间他们就自己阅读,自己讨论。当然学校和他们有协议,而且这个协议必须要有家长签字。开始的时候老师比较担心,后来发现一次又一次的考试,这些学生没有上语文课,没有学基础知识,可是成绩也不差。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扩展阅读,储备下来的那些基本的语文素养有一天就会爆发。

3.让组织适度失控

我们现在一提管理就是控制,但是在未来世界里,我们恐怕已经无法全面控制了,只能用某种方式适度调控。这样,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可能就变得更加重要。在十一学校,我们教育教学的分权,就表现在校长只管课程规划和评价,而每一个学科、每一个年级、每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,那些是老师的事,是学科的事,校长无权过问。听起来有点小失控,但恰恰是这种小失控大大激发了老师的创造性。

十一学校有一批不上课的学生,因为平时的课堂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学习需求。于是,他们就到学校的枣林书院去学习,这个书院的课程就是一个学生一个学习规划。有些时候,规划不如变化快,老师一旦发现学生没有按照规划来,就想把这个学生给拉回来。我说,你不要去拉他。自主学习本身就不可能完全按照规划进行,有好多事是没法规划的,对他们也要保持一点失控的状态。

再比如说我们的社团管理。好多校长、朋友、老师都会问我,你们两百多个学生社团,都有编制吗?一个老师带一个社团的话,得两百多个老师。我说我们不允许老师带社团,只允许学生去咨询老师,为什么?因为一旦一位老师负责一个社团的话,这个社团的大政方针、发展趋势、指导思想就成老师的了,学生就会成为傀儡,所以我们不允许老师带社团,使社团的管理出现一种失控的状态。有些人说,那样社团不就死了吗?对啊,如果有一位学生在学校里组织了一个社团,6个月就死了,这是他人生宝贵的财富,他从中会收获好多经验和教训。

在十一学校我们有大量的除了社团之外的自组织,就是我们下一步专门研究的重中之重。自组织不是社团,他们没有写在书面上的规则,也没有非常明确的愿景和目标,但他们就是走在一起了。这样的自组织,人数一般3到7人,有一两个领袖,他们没有成文的内部约束机制,但他们约束力非常强。另外,他们非常私密,老师试图去影响它,很困难。我们正在探讨的是老师怎么去掺沙子,怎么悄悄地去影响它。这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一个重点。

当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当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当一颗种子随风撒落,当一场春雨润物催耕,我们期待了解,你是哪一朵云,我是哪一棵树,他(她)是怎样的种子在哪里生根。谢谢你的关注,期待你的点评与建议,更盼望,我们成为教育的世界里,遥远的朋友和最近的知己。


获取更多好文章,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,进入蒲公英教育智库官方网站。


关注新校长传媒:长按二维码——点击“识别图中二维码”——点击“关注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